【好家风,健康行】科学育儿小课堂- 带你解锁成长密码

2025-07-22 17:24:54 赤峰松山医院

养娃过程中,家长们难免会有各种疑问:

“宝宝1岁还不会叫爸妈,这正常吗?”

“平时吃得不少,孩子却总生病,该怎么办?”

图片

面对这些情况,了解儿童健康成长的相关知识,或许能帮家长们更从容地应对。以下为大家分享一些儿童成长与照护的小知识:


一、不同阶段,关注孩子的“成长特点”

0-1岁:

抬头、翻身、独坐、爬行大运动发展的重要阶段,比如6个月左右会坐、8个月左右学爬都是较为常见的表现。家长不必急于帮助孩子“扶站”顺应其自身发展节奏更有利于骨骼健康。

1-3岁:

图片

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。1岁左右能说单字、2岁左右会说短句都属于正常范围。若3岁时语言表达仍有困难,可多与孩子进行“看图说话”“讲故事”等互动,助力语言能力发展。

3-6岁:

专注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很重要。比如通过玩拼图锻炼专注力,鼓励孩子与小伙伴分享玩具以学习社交,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成长来说具有积极意义。


二、常见照护问题,试试这些方法

挑食不爱吃:

避免追着喂饭。可以让孩子参与盛饭、摆餐具等过程,增加对食物的兴趣;也可以将饭菜做得造型可爱些(比如把胡萝卜切成小动物形状),或许能提升孩子的食欲。

总爱生病:

除了按规定接种疫苗,每天保证1-2小时的户外活动(如晒太阳、跑跳等),有助于增强体质;保证充足睡眠也很重要,晚上尽量让孩子在9点前入睡,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。

 脾气大、爱哭闹:

图片

遇到这种情况,家长可以先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,蹲下来问问“你是不是不开心呀?”帮助孩子表达情绪,再引导其解决问题(比如“玩具被抢了,我们可以试着跟小朋友说‘请还给我’”)。


三、儿童保健服务,作用不止于“称体重”

不少家长认为带孩子做儿童保健就是称体重、量身高,其实它能为孩子的健康提供多方面的支持:

图片

1.定期进行健康检查,有助于及时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,若发现身高增长偏缓、视力异常等情况,可尽早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。

2.专业人员会根据孩子的年龄,提供一些喂养、早期发展的建议,比如“2岁左右的孩子每天喝600ml奶较为合适”“3岁左右可以通过骑平衡车锻炼协调能力”等。

图片

养娃没有统一的“标准答案”,但了解科学的照护知识能让家长们少走一些弯路。关注孩子的成长节奏,用合适的方式陪伴他们健康长大。你家娃最近有什么可爱的小进步吗?

(注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若孩子出现具体健康问题,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疗机构及人员。)






▲供稿 | 儿童保健科 郝玉静


电话咨询
科室分类
在线挂号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