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反家暴宣传】家暴不是家事,要勇敢说“不”
家庭暴力和性别歧视是严重的社会问题,不仅侵害个人权益,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深远伤害。提高公众意识、普及法律知识、倡导平等观念是消除暴力和歧视的关键。
一、什么是家庭暴力?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》,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、捆绑、残害、限制人身自由,以及经常性谩骂、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、精神等侵害行为。
家暴的常见形式
1. 身体暴力:殴打、推搡、掐脖子等直接伤害行为。
2. 精神暴力:侮辱、威胁、恐吓、冷暴力等心理虐待。
3. 经济控制:剥夺经济来源,限制消费自由。
4. 性暴力:强迫发生性行为或其他性侵害。
5. 数字暴力:监控社交账号、强迫公开隐私等。
二、如何应对家暴?
1. 紧急情况下如何自救?
优先保护自己:避免激怒施暴者,寻找安全区域(如房间、邻居家)。
立即报警(110):要求警方出具《家庭暴力告诫书》,并做笔录。
保留证据:拍照、录音、保存医院诊断证明、聊天记录等。
2. 法律维权途径
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(法院可禁止施暴者接近受害者)。
起诉离婚(家暴是法定离婚理由,可主张损害赔偿)。
寻求法律援助(妇联12338、公益律师等)。
3. 社会支持资源
全国妇联维权热线:12338
反家暴公益组织
社区、居委会:可协助调解或提供庇护
三、我们能做什么?
1. 提高意识:学习反家暴和性别平等知识,拒绝沉默。
2. 支持受害者:不指责、不漠视,提供帮助信息。
3. 倡导改变:在家庭、职场、社会中推动平等观念。
记住
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,容忍不会换来改变。
性别平等不是特权,而是基本人权!
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遭遇家暴或歧视
请勇敢求助!
社会和法律会站在你这一边。
希望更多人关注反家暴和性别平等
共同建设
更安全、更公平的社会!